缘起(Paiccasamuppāda),或缘起法则(Law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)是佛陀教法的基础。
佛陀强调它的重要性如下:
Yo paiccasamuppāda passati, so dhamma passati;
Yo dhamma passati, so paiccasamuppāda passati.
「见到缘起的人,即见到法;见到法的人,即见到缘起。」
缘起解释了轮回(sasāara),生死流转的过程,在一串互相关连的因果链中,循环不息;缘起也揭示了打破这条因果链,终止生死流转的方法。
佛陀说:
Tahādutiyo puriso, dīghamaddhāna sasāra;
Itthabhāvaathābhāva, sasāra nātivattati.
「一个与渴爱为伴的人,无始以来便在生死洪流中浮沈。他不断地投生,体验种种痛苦,一再死亡,结束不了轮回。」
这就是轮回,如佛陀所阐述的,苦的世间。
他进一步说:
Eta ādīnava atvā, taha dukkhassa sambhava;
Vītataho anādāno, sato bhikkhu paribbaje.
「正确地理解这个过程的祸害,彻底了知它因渴爱而生起。从渴爱和执取中解脱出来,比丘应正念分明地过着离执的生活。」
佛陀说,这种方式会有大利益:
Nandī-sayojano loko, vitakkassa vicāraa
Tahāya vippahānena, nibbāna iti vuccati.
「欢喜悦爱是缠系世间的力量。
寻思转动的过程,是其不断变化的基础。
将渴爱完全根除,达到的境界即是涅盘。」
佛陀的这些法语,描述了轮回的性质,亦即苦的状态,以及涅盘(nibbāna)的本质,亦即究竟解脱的境界。然而,无所执取要如何培育,贪爱又如何根除?
这就是释迦摩尼佛(SiddhatthaGotama悉达多乔达摩)所发现的法(Dhamma)的实用面,这使他成为佛陀(Buddha),继而向世间揭示此缘起法。
根据此法,有轮(bhavacakka)由十二环结形成,它们是:
1、无明(avijjā)
2、行,有意志的行为(sakhāra)
3、识(viāa)
4、名色,心和物质(nāma-rūpa)
5、六处,六根门(saāyatana)
6、触(phassa)
7、受(vedanā)
8、爱,渴爱(tahā)
9、取,执取(upādāna)
10、有,形成(bhava)
11、生(jāti)
12、老死(jarā-maraa)
缘无明,所以行生;
缘行,所以识生;
缘识,所以名色生;
缘名色,所以六处生;
缘六处,所以触生;
缘触,所以受生;
缘受,所以爱生;
缘爱,所以取生。
如此,苦的恶性循环持续转动。换言之,每个环结皆因前一环而起。只要这十二环的因果链持续运作,有轮就会不停转动,带来的只有痛苦。
这个因果的运作过程称为缘起的流转(anuloma-paiccasamuppāda)。
流转的每个环结皆导致苦,是无明造成的结果,无明是每一个环结的基础。
因此,流转的过程阐明了四圣谛的前两圣谛:苦谛(dukkhasacca)和集(samudaya- sacca苦的起源和增长)。我们要致力的就是,从苦的有轮中解脱。
佛陀解释了要如何解脱,只要打破此链中的任何一个环结,有轮就会终结,苦就止息。这叫做缘起的还灭(pailoma-paiccasamuppāda),阐明了第三和第四圣谛:灭谛(nirodha-sacca苦的止息)和道谛(nirodhagāminī-paipadā-saccaa灭苦之道)。那要如何达成呢?
要从哪一个环结将因果链打破呢?
透过深入内观,佛陀发现感受是关键的一环。
在缘起的流转中,佛陀说「缘受,所以爱生」。
感受是渴爱的因,从而生起苦。为了要去除苦或渴爱的因,就不能让感受与渴爱相连;也就是说,必须在这个关头练习内观,好让无明转变成明(vijjā)或智慧(paā)。
禅修者必须观察感受,体验和了知感受生起和灭去的实相,那是无常。
透过内观禅修,以适当的方式体验感受,藉由对感受发展出无常的智慧(aniccabodha无常觉,或anicca-vijjā无常智),便能从恒常想(nicca-saā)的幻想中解脱。
这是以平等心观察感受的生起与灭去来修练。
有了无常的智慧,心的习性改变了。经由无常的智慧,原本由感受产生渴爱(vedanā-paccayāta h ā)的模式,转变成由感受产生智慧(v e d a n ā -paccayāpaā)。
当智慧越来越强而有力,很自然地,想(saā)以及渴爱会越来越弱。以无明(avijjā)为基础的痛苦增长过程,于是转变成以智慧(vijjā)为基础的痛苦止息过程。这个过程持续下去,终有一天,感受及渴爱将完全止息,「受灭则爱灭」(Vedanā-nirodhā,tahā-nirodho)。这是超越心和物质的解脱境界,受和想也止息了。
经由练习内观建立灭尽定(nirodha-samāpatti),禅修者能体验这种境界数秒钟、数分钟、数小时或数天,依个人能力而定。从灭尽定出来后,禅修者回到心与物质的感官世界,会再次体验到感受。但现在,心的习性已经全盘改变,而持续的练习会引领禅修者到达瞋恨和贪爱完全不生起的阶段,因为沈睡于内心深处的烦恼(anusaya随眠烦恼)与烦恼染污(āsava漏)皆已根除。
如此,藉由打破感受的环结,整个过程瓦解了,生死流转之轮完全摧毁了。
如果我们想在解脱的道路上前进,就必须在感受的层次上用功,因为这里是阻截苦的轮回之处。
感受是有轮转动的起点,(由于无明)而导致渴爱的产生,造成了痛苦。这是愚痴的人(puthujjana凡夫)所遵循的道路,因为他们对感受起反应,并产生渴爱。而感受也是法轮(dhamma-cakka)或说痛苦止息之(dukkha-nirodhagāminī-paipadā)转动的起点,从这里趋向受灭,爱灭,因为了知无常的智慧(anicca-vijjā)或般若(paā),导向痛苦的止息。这就是智者(sapaa)所遵循的道路,不对感受起反应,因为他们藉由练习内观,已经发展出无常觉(anicca-bodha)。
在佛陀的时代,很多人认为渴爱造成痛苦,而要去除痛苦,人必须戒绝会引起贪爱的对象。在学会对心的深处进行检查后,佛陀体悟到外在对象与渴爱的惯性反射作用之间,有一个失落的环节,就是感受。每当我们透过五种感官或心与对象接触时,感受就会生起;缘于感受,渴爱便生起。如果感受是愉悦的,我们渴求延长,如果感受是不愉悦的,我们渴求摆脱。在缘起里,佛陀阐释了他的伟大发现。
Phassa-paccayā vedanā Vedanā-paccayā tahā.5缘触,所以受生。缘受,所以爱生。
因此,渴爱和痛苦生起的近因,并非外在事物,而是产生于我们内在的感受。要从渴爱和痛苦中解脱出来,我们必须从感受的内在实相下功夫。这样做是出离痛苦的实际方法。
藉由发展了知无常的智慧,我们学会切断痛苦的纠缠,并见证法的真实本质。因此,当感受未经适当的观察,它就是我们受到束缚的原因;但藉由了解法(Dhamma),缘起法则,而对感受适当的观察,它也就是解脱的手段
版权所有:楞严经读诵网